白菜价格跌至4分/斤 白菜囤积商梦碎金乡-大蒜网
大蒜助理
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商务助理 > 农业新闻

白菜价格跌至4分/斤 白菜囤积商梦碎金乡

文章发布:中国大蒜网蒜赢天下(www.dasuan.cn)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1-03-07

  兴始于冬初,破灭于春萌。短短3个月内,一场寄望于通过白菜而发财的大规模囤积行动,终被证明仅是一场空梦而已。

  梦想折戟于白菜价格的“跌跌不休”。目前最新的状况是,金乡白菜净出库价已“跳水”至0.15元/斤,距囤积商们预想中的0.8元/斤渐行渐远。而其毛出库价则更为骇人——仅有0.04元/斤。

  参与其中的数亿元炒作资金遂灰飞湮灭。当初动辄砸下几百万元的“大户”们“豪迈”撤退,只留给库主成库濒临腐烂的白菜“便宜处置”,以充抵冷库租赁费。而“小散”们则痛不可遏——“一屁股”烂账如何是好?

  对当地人来说,这一切仿佛只是昨日重现——2005年的洋葱、2007年的大蒜市场均是如此。不过,“愿赌服输”的游戏规则造就了炒作商们“倔强”的性格——他们已在寻找下一个炒作目标,以试图挽回损失。

  库主卖菜

  3月6日,金乡当地冷库主张新生,正指挥院中的四五十号工人进行一项颇为繁琐的工作,女工剥皮、装袋,男工装卸、清运。在此项工作进行的5天里,“清运实在是赶不上白菜皮的产生速度。”无立足之地的院子使年近50岁的张“老脸一红”。

  院中的“风景”着实“壮观”:冷库前,就近剥下的白菜皮已堆砌成墙,油油地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着绿光。“菜墙”之下,味道熏天的菜汁汇聚成河,四下流淌。而在“菜墙”以上,有以成片草毡以及木梯铺就而成的“路”。

  以“客商”身份出现的记者,与其他几人一道,以看货为名,在张新生的指引下,小心翼翼地踮脚通过“小路”,进入冷库。灯光昏暗的冷库中,阴气重重——据当地一刘姓制冷技术员介绍,为防止白菜腐烂和冻伤,冷库温度通常被控制在零度到零下1度之间。

  冷库里,林立的铁架以层分割,每层横向绑着竹竿。陈列其上的是,打包成袋的近400吨白菜。“全是江苏邳州的大客户留下的。”张透露称,该客商去年12月从肥城收购了900吨白菜存入他的冷库,“每斤的收购价是0.4元,再加上运费和冷库费等,成本到了0.7元/斤。”

  “想趁韩国‘泡菜危机’发上一笔。”这个来源于邻国而后被证实“不靠谱”的传言,在去年冬初促使各地资金纷纷涌至金乡囤积白菜。当时有数字称,金乡当时的白菜储存量高达20万吨。然而自此之后,白菜价格却持续下跌。

  “从来没给过囤货商们任何希望。”给张新生牵线的当地经纪人王海回忆称,即便在春节期间,白菜净出库价也不过0.24元/斤,“仅为成本的1/4”。及至3月6日,张新生向看货的客商提出,“1毛5一斤。”

  “不行,1毛4。”当地21岁的“跑信息”的经纪人张培边剥白菜边还价说。一旁的王海有些着急,“1毛4有点低,得照顾下老张的感受。”

  大户逃窜

  实际上,早在看货之前,王海就介绍道,张新生库中的白菜均系客户“不要的”,用作充抵冷库费。

  “谁想要这些白菜?”看货间隙,以经营冷库为生的张新生愁眉不展。在张新生当初与该客户签订的冷库租赁合同中,他以140元/吨的价格为其代存收购自肥城等地的900吨白菜至今年的3月1日。按该合同,张新生可赚得冷库费为12万元左右。

  然而,合同到期后,张致电客户敦促出货时,“他却说白菜不要了,充当冷库费。”而以当日0.15元/斤的净菜价格计算,这900吨损耗率在60%左右的白菜市值约为10.8万元。

  不过,据金乡县王丕镇另一冷库库主宋中华介绍,6日,雇佣女工给白菜剥皮的价格为100元/天,而装卸男工则为200元/天,再扣除0.1元/个的塑料袋成本等其他支出,“卖一斤单价为1毛5的白菜,纯收入只有8分钱。”如此一来,那位江苏大客户留给张新生的白菜带给他的收入只有区区6万元不到,“直接不够冷库费。”

  与张同命相怜的还有当地一李姓库主。李告诉本报,他的一位徐州客户当初在其冷库中储存了800吨白菜,而在合同到期后,“也是打电话说拿白菜抵冷库费。”李稍微心安的是,该客户已经先期预付80%的库费,“800吨白菜抵20%的冷库费肯定不赔,但我处理起来十分麻烦。”

  为避免“白菜塞库”的“悲剧”在自己身上重复,宋中华近几日“天天打电话催客户过来卖白菜。”6日下午,本报在宋的冷库前遇到前来卖菜的王姓囤积商。据了解,平日在济宁经营小饭店的王在宋中华的冷库中囤了100余吨白菜。

  当被问及目前的心情时,背对着成袋的白菜打牌接连输钱的王脸色阴沉起来,“赔了这么多,我的心情能好吗?”

  “小散”悲怆

  不过,据宋中华私下透露,王因去年炒蒜小赚一笔,并且目前在冷库中仍存有60吨左右的大蒜,“对白菜几十万的损失还是能承受的。”

  无独有偶,张新生也在6日上午告诉本报,邳州客户是“做大生意的”,那100多万的损失对他来讲,不算什么。”“徐州的客户也是位大老板。”前述李姓库主同样称。

  而一常年驻守南店子市场的蒜商则认为,去年储存白菜“几百吨”的大户,多为之前受益于去年蒜价暴涨的蒜商,“炒白菜,只是损失几十万而已。”

  显然,“小散”们的感受被“见惯大世面”的他们选择性忽视了。宋告诉本报,其库中有600吨白菜为一高姓人储存。虽然储存量大,但高却是位不折不扣的“小散”——第一次储存白菜,并且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和朋友募集。

  “这次赔这么多,小高的心情十分低落。”宋称,他曾多次打电话要求其来缴纳剩余的库存费3万多元,并且赶紧出货,但高对此比较抵触,“估计是看了白菜后伤心。”

  此外,及至出货时,该高姓囤积商还需再付一笔雇工费和清扫费,“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承担得起。”宋称,一旦高不能及时出货或缴纳冷库费,他不排除将其告上法庭。

  “‘散户’的滋味确实不好受。”前述经纪人王海的侄子是当地一普通农民,“去年见都去抢购白菜”后,出资1.7万元与朋友合伙囤积白菜。春节前,眼见白菜价格一路下跌,王海侄子再也坐不住了,“让媳妇在家扒白菜,他骑着三轮车赶集去卖。”从腊月十九一直赶到腊月二十九,才卖回来2000元钱,“一下赔了1万5。”

  至于那些剩下的白菜,则到处送人,“还送给我两大袋。”王海苦笑地说。而当地另一农民称,2009年冬天时,白菜出库价曾高达0.7元/斤,当时储存白菜的他曾小赚一笔。但2010年再度“出击”的他铩羽而归,“投了3万赔了3万,一年的收入没了。”

  历史的重复

  不过,对“白菜囤积商”们来说,并非全是坏运气缠身。比如,6日白菜价格就有所反弹,“涨了1分钱左右,成交也不错。”

  宋中华称,由于近期东北大范围腌制泡菜需要,白菜需求有所回升,“下家比以前好找点。”6日,宋就为租用其冷库的王姓囤积商找来一名菜贩。该菜贩表示,白菜运至长春,以0.3元/斤的价格卖掉,“销售还可以。”

  而张培亦证实称,他正为一辽宁客户在金乡代购2000吨白菜。不过,除东北市场外,“其他市场上,白菜销售还是不行。”

  “卖一点就少赔一点。”宋中华挨个向其客户警告,这是最后的机会了,“气温回升后,白菜将彻底烂掉。”而王海也担心,冷库中大量堆积的白菜会重蹈先前洋葱和大蒜的覆辙。

  据王海回忆,2005年前后,金乡掀起炒作洋葱的热潮,但后来因价格暴跌,多数囤积大户留下成库的洋葱后逃之夭夭。而库主担心洋葱腐烂后污染冷库,而不得不雇人将洋葱倾倒在河沟中。

  而2007年末,这一幕又发生在大蒜市场中。当时金乡蒜价一度跌落至4分钱一斤,当时有赔得精光的囤积商留给库主数以吨计的大蒜充抵冷库费。然而,随后一年中蒜价暴涨40余倍,很多冷库主由此赚得盆钵满盈。

  “大蒜保存时间可达2年,洋葱和白菜都做不到。”王海称,再有10天,仍未出货的白菜或都被扔至荒郊野外。而本报在王丕镇的乡间看到,路边腐烂的白菜叶堆积成山,而远处则是暗自生长的蒜地。

  “两个月后,便是蒜薹的收获之际。”宋中华猜测,届时,折戟在白菜上的炒作商们或大举收购蒜薹及大蒜,“得想方设法把折在白菜上的钱赚回来。”

  宋的身前是仍旧在打“拖拉机”的王姓客户。他今天运气似乎不好,总是输钱。“愿赌服输”,他边嘟囔着边往外掏钱。